稍等片刻...

搜索

《杜甫研究学刊》2022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2022-03-26

571

字号:

《杜甫研究学刊》2022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纪念杜甫诞生一千三百一十周年”专栏

 

 杜甫《天狗赋》作年新考  孙微

 

[摘要]关于杜甫《天狗赋》的作年,旧注有天宝六载(747)、天宝十三载(754)、天宝十四载(755)诸种说法,今据《册府元龟》天宝十载(751)二月“宁远国献天狗”的记载,可知《天狗赋》应作于天宝十载以后。另外,赋中天狗初来受赏、继而被弃置的遭遇与杜甫献《三大礼赋》后虽被玄宗赏识却仍不见用的落寞遭遇也正相契合,故《天狗赋》的实际作年应为天宝十载。

 

[关键词]杜甫 《天狗赋》《雕赋》 作年 《册府元龟》

 

 

《五盘》小考  王飞

 

[摘要]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杜甫由同谷经徽州、兴州,过五盘进入蜀地,作《五盘》。五盘又名七盘,乃是古金牛道上的一处驿站,沈佺期、杜甫及岑参先后途经五盘,留下诗作。金牛道北段线路,历史上多次变迁。经五盘入朝天,分水陆两线,木栈(云栈)大致沿嘉陵江而下,经九井驿、筹笔驿(军师庙),即今410省道路线。另有一条陆栈沿潜溪河而下,经神宣驿、龙门阁,即今108国道走向。清代王士祯《蜀道驿程记》由七盘关向南,经龙门阁道入嘉陵江,走的正是这条路线。杜甫经历之五盘,当在金牛道上,今川陕交界之七盘关古道地界,下临潜溪河,汇入嘉陵江。沿潜溪河岸栈道经龙门阁,再沿嘉陵江岸栈道达朝天驿。

 

[关键词] 五盘 七盘 龙门阁 金牛道

 

 

杜甫研究

 

杜诗“法华三车喻”钱笺辨议  王帅 王红蕾

 

 

[摘要]钱谦益引《宋高僧传·大慈恩寺窥基传》中“三车和尚”的典故笺注杜诗“双树容听法,三车肯载书”一句,看似颠覆旧说,翻出新意。但通过文学赏析和史料考证可以确定此条笺注是错误的。它并不符合高、杜二人赠答诗的本义。而且“三车和尚”之说并非史实,是南宋之际出现的传说。“法华三车喻”在杜诗以及唐宋其他文人诗歌中多次出现,均取《法华经·譬喻品》的本义。钱谦益对于这一典故是非常清楚的,并曾在诗歌中使用过。之所以误注,与其注释杜诗时“刻意求新”的心态和“以注为著”的方法有关。

 

 

[关键词]杜诗 《法华经》 三车喻 以杜证杜 《钱注杜诗》

 

 

论《蜀相》异文“丞一作蜀”的来源与性质  谢璐阳

 

[摘 要] 自宋代杜集结集以来,《蜀相》诗的异文面貌发生着历时性的演变。“丞一作蜀”始见于《杜诗详注》,是仇兆鳌受到尊刘正统观影响,并承续前人以春秋笔法解《咏怀古迹》其四的思路,根据两种不具校勘价值的明清人注本所采纳的异文,本质是阐释而非校勘。这组异文对后人产生了误导,仇兆鳌之后,遂出现了以“蜀相祠堂何处寻”为正文的杜集或选本。

 

[关键词]杜甫 《蜀相》 异文 正统观

 

 

杜诗学研究

 

杜诗注释学中的形式批评理论及其意义  王汝虎

 

[摘要]详察整个杜诗注释学史,可以发现针对杜甫诗歌文本中的歧异、阙疑乃至讹误、作伪、剽掠等复杂问题,在训诂学、修辞学和声律学等理论视野下,建基于文本细读上的形式批评理论正是内含于其中的诠释基点。从对字法、对法、句法、章法、体式等诗歌语言与形式的体认出发,以勘定诗歌文本细节和确证诗歌体式为旨归的诠释视野,构成了古代诗文注释学中隐在的形式批评理论传统。与以意义分析和语言审美为核心的文学评点传统相比,在以训释语辞和考订史鉴为重心的古代诗文注释学传统中,形式批评理论更多的是一种隐在的呈现,起到形而上的构建作用。

 

[关键词]杜诗注释学 形式批评理论 对法 句法 章法

 

 

域外论杜

 

津阪孝绰《夜航诗话》的杜甫接受

 

——兼论江户时期杜诗的经典化进程  成天骄

 

[摘要]《夜航诗话》是日本著名汉学家津阪孝绰的汉诗理论结晶,书中对杜诗字词的训释以及章法、句法、字法的解读体现出独特的“异域眼光”。杜诗作为津阪孝绰汉诗批评的话语构造方式,呈现出他自我明确的汉诗教学者与域外评释人的角色定位,以及坚定的“格调派”诗学立场。《夜航诗话》在杜诗东传的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该书对杜甫人格或者杜诗艺术异于中国的接受角度与偏好,恰恰折射出杜甫域外经典化过程的复杂性。

 

[关键词]津阪孝绰 《夜航诗话》 杜甫 域外接受

 

 

论虎关师炼《济北集》对杜甫的接受  隋雪纯

 

[摘要]虎关师炼《济北集》文学观念和诗歌创作皆体现出对杜甫的推崇与接受。《济北集》“诗话”对杜诗的接受与评价表现在自出新见的杜诗诠解和“尽善尽美”的评杜之语两方面。在具体创作方面,虎关师炼仿习杜诗语汇和七绝体式,承杜甫所创之题而以平静自适为主要情调。另外从他对陶渊明评价中可见其对杜甫的推崇和摹习在根本上源自其与杜甫思想及诗学观的一致性,即学道匡君的用世之心和不拘“清淡”、提倡情性雅正的诗学观念。虎关师炼对杜甫的追摹同时体现了他对宋代诗话评杜理论的辨证吸收,推动了杜诗在日本文坛的经典化进程。

 

[关键词]虎关师炼 《济北集》 杜甫接受

 

 

古典诗歌研究 唐代文学研究

 

周人“疆理南土”与“二南”之年代、礼乐功能和风格特征  韩高年

 

[摘 要]《诗经·国风》“二南”以南音(乡乐)入周乐(正乐),是周公以来“制礼作乐”的产物。周初分封的“汉阳诸姬”所居之南土,为其防御南方江汉流域反周势力和推行礼乐教化之前沿阵地,故其将“南音”纳入礼乐体系之中,并置于显要位置;其歌词“二南”的产生则与西周初年至周宣王中兴等各代“疆理南土”的过程相终始,在此过程中,重大历史事件和杰出人物对歌词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二南”温柔敦厚诗风的形成,则是周人“礼乐教化”与南国“江山之助”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疆理南土 礼乐教化 “二南” 时代

 

《诗经》修辞正变论——兼及“文学自觉”问题的一种考察  韩宏韬 郭琪

 

[摘要]修辞技巧是《诗经》艺术成就的重要方面,有33种辞格,大致可分为13种正格与20种变格。正格的发生缘于周礼的委婉、情感的抒发、配乐的需要以及认识事物的深入,变格的发生则是基于主体认知的选择以及先民的接受度。正格与变格体现着共同的修辞特征,即主从性和互融性、原生性与素朴性、丰富性与统一性、普遍性与特殊性四个方面。《诗经》如此丰富多变的修辞不仅有利于情感表达、艺术叙事、诵读传播以及温柔敦厚美学观的形成,更重要的是强化了《诗经》的文学属性,为学界在认识“文学自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维度。

 

[关键词]《诗经》 修辞 正格 变格 文学自觉

 

 

汉代碑铭诔文视域下的《诗经》孝行诗  何海燕

 

[摘 要] 文章从汉代碑铭诔文引《诗经》孝行诗入手,重点探寻碑铭诔文以《诗经》孝行诗为载体所体现出的孝道思想,并借此展现《诗经》孝行诗对汉代孝道教化和传播的意义。碑铭诔文常引《六月》中的“孝友”、《小宛》《宾之初筵》《那》中的“温恭”、《周颂·雍》中的“文母”等词,以褒扬祖先慈孝之德,同时也客观上通过不断举行的祭祀之礼起到了教化子孙的作用。而《凯风》《蓼莪》作为《诗经》中表达孝亲情感最为真挚和热烈的诗,常被碑铭诔文引之以述丧亲之哀情,引用时或两者并举以表达对长辈养育之恩的铭记和深切悼念,或分别引之以赞孝子之感念父母行为。此外,引《诗经》孝行诗言祭祖之孝以承祖德祈福佑,是对《诗经》祭祖诗中德孝意识与收族功用的继承,这是汉代最为崇尚的孝道价值,其以不可磨灭的碑铭文形式反映出来,影响更为深远。

 

[关键词]汉代 碑铭 诔文 《诗经》 孝行诗

图片52.jpg


网站浏览人数:287390

技术支持:天健世纪